职业性格测试,能帮招聘官锁定最佳人选吗?

2023-09-19 admin
人力资源

用得越多,人们对于职业性格测评的评价,却变得微妙起来…

102.png


摄图:思晨

毕业时,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,又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,朋友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:

他偷偷做了MBTI测试,然后根据测试结果,决定成为一名程序员。

因为跨行幅度大,他半培训半自学了1年,终于转行成功。这些年因为工作表现好,他还被评为项目leader,颇受领导重视。

通过MBTI这类职业测评工具,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,不擅长做什么,并借此敲定自己适合的职业和发展方向,至今仍是不少人的选择。

与此同时,企业也热衷于利用职业测评来招聘和选拔人才。此举让大规模的人才筛选变得更简单高效,前期对职业性格进行干预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工风险。

但用得越多,人们对于职业性格测评的评价,却变得微妙起来…

性格鄙视链和做题家的诞生

比如朋友最近受领导所托,为分公司招聘一批技术人员。经过一番筛选和面试 ,他最终锁定3位实力不错的人选。

不过在职业性格测评阶段,因为公司领导更倾向于选择e人(即外向型),而非i人(即内向),他推荐的人选并没有被录用。眼看招聘工作还得推倒重来,他感到有些沮丧。

事实上,根据MBTI中对i人e的性格定,很多企业在招人时本身就更青睐“社牛”体质的e人。

而且,在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招聘需求的导向下,MBTI中的性格类型,还衍生出了一条潜在的鄙视链。

在这其中,ENTJ(指挥官型人格)富有创造力又高度组织化,被认为是“天生的领导者”。INTJ(建筑师型人格)被指足智多谋,逻辑严谨,被视为“理想员工”的代言。而INFP(调停者型人格)被视为精神内耗、情绪化的象征,在招聘选拔时,很容易被拒之门外。

职业性格.png

也正因为如此,随着MBTI等职业性格测评工具风靡全球,为避免遭遇不必要的招聘歧视,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选择化身“测评做题家”,通过投其所好,测出完美人格,来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。

此举让这类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,同时,有些过度依赖测评结果的招聘单位,还很容易出现误判、错招的情况。

比如朋友公司最终招到的研发人员中,有一名虽然测评结果完美匹配,但实际性格却与测评结果相去甚远。入职第一周就因为团队不睦,大打出手而被辞退…

比起招聘,性格测评对职业发展更有益

因为职业性格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各类性格都有优秀的人物存在。上人们的性格在不断发展变化,仅凭一个测评量表就来判断和界定人才的优劣,也有失公允。

这让企业在利用MBTI等职业测评工具进行人才选拔和优劣判定时,存在一定的争议。

不过在团队建设和职业发展上,职业性格测评带来的作用却显而易见。

比如在《麦肯锡工具》一书中,作者有提到:内部曾要求项目内成员向彼此公开自己的MBTI,以促进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和实现合作。

这种基于团队性格的了解和互补,可以增进理解,减少纠纷,也能可以充分激发团队潜力和各自优势,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关键。

毕竟当团队性格高度同质化或存在不合,可能摩擦频生,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。

根据职业性格,给到相应的职业发展参考,确保工作兴趣、能力、水平有增无减,也是这类性格测评应用很广的另一个方面。

目前,除了MBTI,卡特尔人格(16PF测试)、大五人格、九型人格、艾森克人格测试等也在职业性格测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为了方便深入了解,很多企业还倾向于采用AMS、职业锚等关联测评,来明确员工的职业动机、职业定位、职业发展等,帮助人才获得更好的成长。

卡特尔.png

综上,MBTI等职业测评工具风靡半个多世纪,自有其参考价值。

不过在招聘前期,为加快筛选或规避潜在用人风险,而过多从职业性格方面进行干预,很难保障应有的信度和效度,还可能因此设限。

但在人才配置、职业发展上,通过职性格测评辅助决策,对于打造性格互补型组织,提升大家的胜任力,实现更大程度的职业成长,却能助力不少。 

所以,适时选择,因人制宜,也很重要。
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,希望有用~

参与讨论
0.0817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