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毕业,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?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回答

2023-06-05 admin
综合管理

对于广大应届生求职群体来说,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却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么简单,还应有更深层次的考虑……

又到一年毕业季。有小友问我:马上要毕业找工作了,到底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呢?纠结……


面对这个历史性抉择,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:




当然大公司啊




平台好,待遇高,工作稳定,资源人脉样样不少



进大厂是种实力,出了大厂好找工作。搞钱的同时还能免费镀金,哪怕只做一颗螺丝钉!



当然也会有人反驳……




进小公司也不差



大公司的螺丝钉,小公司的经理总监


有挑战,锻炼人,分分钟把自己逼成全能!



虽然这么一比较,有各的好。


但对于广大应届生求职群体来说,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却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么简单,还应有更深层次的考虑……



职业需求,决定前进的路



职业需求,简单点说,就是“想走什么路,就去什么样的公司”。


这么说可能有点虚,可看完小米创始人雷军、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等在毕业之初的选择,也许会有点感悟。


1991年,刚毕业的雷军,被分配到航天部北京某院某研究所工作。在当时的人看来,干好这份工,就相当于保住了铁饭碗。


但年轻的雷军更希望与牛人共舞,干出一番大事业。


所以当“技术大牛”求伯君抛来橄榄枝,雷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体制内,加入当时算上他,也就6个人的金山公司。


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


加入金山的10多年,雷军和公司同成长,共命运。多年后,金山公司走向IPO,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成为了董事长。


选定一条路,走到极致”这种精神在他离开金山,创立小米后依然得到发扬,最终催生了另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。


01.png


和60后的雷军相比,80后的张一鸣在职业选择上,需求更为明确。


2005年从南开毕业后张一鸣开始了首次创业,但以失败告终。他及时止损,于次年加入了专注旅游搜索引擎业务的创业公司——酷讯,并从工程师做到技术委员会主席。


当技术上有所成,为了解大公司的管理运作,2008年他毅然辞职,入职了微软。


大厂生活是滋润的,但无聊且缺乏目标感的工作,让他难以忍受。同年9月,他从微软辞职,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加入了饭否网创业。


02.png


当万事俱备,次年10月他开始独立创业,成立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——九九房。但直到第五次创业,成立字节跳动,才一鸣惊人。


虽然一路走来不无波折,但张一鸣的经历,充分验证了什么叫:


职场所走的每一步,都是为了给下一步做铺垫。


而且从上述两人的经历看,不管是雷军还是张一鸣,在小舞台厚积薄发,直到时机成熟,闯出自己的一片天,似乎更显得水到渠成。


当然,商业大佬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复制,但对于刚毕业朋友来说:


明白自己真实的职场需求,知道自己想走到怎样一个地步,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储备,却能导向更清晰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轨迹。


而在求职过程中,清楚这些能从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更快地获取,将直接左右求职时努力的方向和最终的决定。



好风凭借力,修行在个人



虽说进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各的好,可单向对比,大厂带给人的身份光环、资源人脉、薪资待遇、平台优势等,的确更显而易见。


这使得很多人不惜孤注一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也想挤进大厂。


在认识的小姐妹中,“待业啃老,也不肯屈就小厂”的就大有人在。


诚然,进了大公司,更容易拥抱美好的未来。但只有这条路,才能通向美好的未来吗?


未必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
时间回到1993年,刚毕业的化腾进了当地最大的传呼机软件公司——润迅通讯担任编程工程师。


当时润迅的员工规模达到2万,薪资福利优渥。


但在这家等级森严的公司马化腾的存在感并不高,兢兢业业5年,也就做到开发部主管

如果一直干下去,也许还有升职的可能,可很难说有更大的突破。


彼时BBS兴起,一次偶然机会,马化腾成了惠多网圳站的站长。虽然只是业余爱好,却从中看到了商机,并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储备。


1998年,马化腾见时机成熟,辞职后合伙创业。而彼时推出的QQ,最终成就了今日的“企鹅帝国”。


从上面的案例看,在大厂工作,可能有的是添砖加瓦的机会。


“好风凭借力,修行在个人”。即便没有身处高位,凭借个人的能力,依然能有建成摩天大楼的那天。


03.png


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:


弄清楚身上的光环是沾公司的光,还是自己真正有本事,非常重要。


因为前者来自光晕效应,离开了光源,必将黯然失色。


而后者能将自己转化为新的光源,随时将任何赛道变为自己的主场。


所以,不管是去大企业还是小公司,其实都有光明的未来。前提是够努力,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。




比起公司规模,这几点更重要



值得一提的是:根据规模来区分大小公司哪个好,其实并不太科学。


因为按《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(2017)》对大小企业的界定:


很多在我们看来是挺小的公司,可能早就达到大公司的标准。


比如零售行业,从业人员≥300 (人),营业收入≥20000(万元);件IT服务行业,从业人员≥300,营业收入≥10000(万元),就已经属于大型企业。


而在现实生活中,有的公司不过寥寥数人,却能四两拨千斤,支撑起百亿市场,数十亿营收,发展潜力不容小视。


有的公司空有躯壳,却入不敷出,处在破产边缘,即便挤破头进去,也很难挣得好前程。


热播日剧《半泽直树》中,就有过类似案例:


东京中央银行曾面临2家企业的贷款申请:一家是作坊式企业,规模小,但产品有市场,做得也很用心。另一家是钢铁厂,名声在外,但多年亏损,全靠粉饰财务报表圈钱。


剧中有个细节:小公司为做好产品,精益求精。而偌大的钢铁厂,连门口保安上班都只顾摸鱼。


最终,银行的错误投资判断,导致小公司错过救命钱,而重金押注的钢铁厂却差点将整个银行拖入危机…


这就是撇开内核,注重表象,带来的直接后果。


04.png

图源:《半泽直树》


其次,除了识别一家企业是否有生命力,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,也很重要。


就好比:今天是小厂,日后可能成大厂。今天是大厂明天也可能被遗忘。


今天觉得小公司卷,明天大公司可能更卷。


吐槽大公司各种病,小公司也可能没大厂的命,得了大厂的病……


就此来看,比起企业性质,关注对方提供的岗位是否合适,公司的管理体系能否健全,个人的调性是否和其配,工作内容是否能催人成长,未来可期,似乎更实际。


而在选择的受雇对象中,选择有实力、竞争力和生命力,能良性发展的公司,比起单纯看规模大小,会显得更明智。


毕竟职业生涯的“低开高走”还是“高开低走”,起点的高低能推波助澜,但起决定因素的,还是个人的成长造化。


你觉得呢?欢迎留言交流哦~


-END-


参与讨论
0.0828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