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“斜杠青年”欧阳泽林:用对方法,人人都是招聘高手

2020-05-29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
行业人物

从普通上班族到招聘导师,他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?

有这样一个人,他带着FBI般侦探的嗅觉,专找那些世界上最会藏的人才。

他爱探索新知,也爱同世人分享。

作为HR圈卓有名气的创业者,他身上有很多标签:

职场博主、移动招聘导师、个人品牌/雇主品牌领域KOL……集众多角色、才华于一体,他是自由不羁的“斜杠青年”。

也许你已经猜到了,他就是——欧阳泽林

近日,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欧阳泽林老师。从普通上班族到招聘导师,他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?如何做好招聘?未来人力资源市场如何发展?以下是采访实录。


100.png



01
和自己较劲,是对未来的成全



记者

您英语出身,怎么进入了人力资源行业?



当初算误打误撞吧。2007年我即将毕业,本打算年后再找实习机会。


回老家前一天,恰好有家宁波的招聘网站公司来学校做校招。


这家公司名气不算大,但有个特点,很擅长做营销。按现在的话讲,他们很会做雇主品牌和老板的个人品牌。


我记得当时他们连公司名叫什么、做什么都不知道,但一句“我们是浙江省拿到风投仅次于阿里巴巴的一家互联网公司”打动了我。


介绍完毕,老板和面试官觉得我很不错,邀我去实习。我考虑到宁波是港口城市,未来商务英语也可能是个跳板,就答应了。


当时,公司招了80多个实习生,走了一大半。我在里面待了4年,算是那批实习生里最后几个走的。

当时部门业绩最好的有仨人。我,和另外两位同事。其中一位已经是某车企的雇主品牌和全球校招负责人,一位在苏州一家公司做HRD。

他们现在都从乙方变成了甲方,唯独我,一直还是乙方。

毕业后的2-3年,当个普通上班族,在舒适区其实也不错但后来,我的不满足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强烈。

我曾试图跳出既有环境。去过北京的中华英才网、杭州的阿里淘宝面试过。但因沉淀不够,没成功。

不过那时起,我开始有意识地想要沉下心来做一些事。

我暗暗和自己较劲,想在未来活出更好的自己。可是凭什么呢?


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彻底搞懂人力资源这个行业尤其是招聘领域,它是怎么运作的?为什么常规玩法都是先做招聘网站、再链接猎头、劳务派遣等?每个环节怎样赚钱?每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又是怎样的打法?


只有弄清这些,自己对整个行业的认识才能更深一些,也更能胜任。


这么想后,我开始行动,一直坚持到今天。




02
技能傍身,还要能变现


记者


成为“斜杠青年”,您做了哪些准备?



很多人都想成为拥有多重职业身份、多种技能傍身的“斜杠青年”。

不过严谨地说,这不仅意味着你要打磨出A/B/C等多项技能,更关键的,你要能在每个斜杠代表的领域,占据一定的影响力,能长期变现。

拿我来说,一开始干了3个月电话销售,后来转去做市场。因为每天催设计交图,还被笑称是“站在美工背后的那个人”。

和别人不同的是,我从来不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,老想着怎样以更优的形式去展现,进而提升价值。打个比方。当时每天盯着设计做图,耳濡目染间,我对设计师的工作已经相当了解。


这时我就想,平时做PPT,展现形式很受限,能不能带点设计感?

所以,后来我自学了市面上热门的设计软件,还拿了优秀作品的源文件,看设计师怎么布局,怎么调整,充分融合到PPT内容的完美呈现中。

当我发现做招聘的基本都有网站,就开始寻思个人能否也搭建网站,输出品牌。恰好第二家公司优士网做领英、脉脉之类的职场社交,我找了产品经理教我怎么买服务器、搭数据库、配域名。

后来,还自学了代码,加上英语方面有些沉淀,上手很快。


说这些,只想告诉大家:

有些技能看起来门槛高,其实只要足够用心,花上1-2个小时摸索出路径,其实不难更不必说现在还有很多现成的工具。

而那些你不熟悉,没玩过的东西,在元学习能力的驱动下,学得很快。只要你别把自己给限制住。


另外,拥有“斜杠”技能很重要的一点是:

被市场验证过。

像我学设计,写文案,后面都是有变现的。单纯喜欢,没有在这一领域生成自己的影响力和变现能力,很难立足下去。

放在今天,这有点类似主业有所沉淀,业余打磨“副业刚需”的味道。



03
靠“尬聊”敲定的生意



记者

在众多身份标签中,哪个最接近真实的你?




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内容的创业者,自媒体人和自由职业者,算是最基础、最接近我目前角色的两个标签。

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比较喜欢反向思考、反权威的人。凡事习惯反常态去思考,创新,试验一些东西。

市场上涌现的新品、新动向,只要能为招聘、运营等关联业务所用,我都有心去收集和研究。很多提炼输出的知识性内容,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,带去价值。


同时我很享受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后,通过在线社交,输出个人价值的工作状态。而随时随地在线,积极响应别人,也深化了我的人脉管理。


200.jpg

部分伙伴、学员的评价


虽然这两年受邀参加的线下活动也不少,但早期社交,我更倾向于在线的模式。很多我的客户伙伴、粉丝、学员没见过我,但都被内容分享、报告、短视频等吸引而来。


300.jpg


欧阳老师线下分享

打个比方,最近我有两笔小生意(单笔5位数以上)都是线上转化,从发生到成交,我们至今没见过面,纯粹靠“尬聊”敲定。



04
做好时间管理,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

记者

您一人抵一支队伍。如何保持高质高产呢?



从大方向来讲,我每年会输出2份深度调研报告。另有签约多家平台写文授课,平时自己也有开课或分享最新成果。


细分到每一天,30%的时间我其实都在和HR、人力资源服务的甲方和乙方聊天,沟通和汇总一些信息。


比如很多人主动加我好友咨询,我都会第一时间反馈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

人与人的连接,使得后期你有好的想法或项目,以自己的影响力还是能拉拢一些人来做成很多事。


400.jpg


此外,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使用和体验各种APP,将其特色和自身领域关联起来,应用到招聘细分的业务场景中。

微信、抖音、领英、脉脉、找到等APP关联的校招、内推、寻猎、个人品牌塑造场景输出的系列成果,就是这么沉淀出来的。

严格的日历管理和事项提醒,让我能很清晰自己要做什么,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时间。这样的时间管理模式,还影响了我的人脉管理和知识管理体系。



05
招人,只要有社会属性就有迹可循



记者

对于挖掘高潜人才,可否给HR分享些技巧?




我推崇边社交,边招聘的猎才模式。


打个比方,在花钱和花时间上,大部分企业更愿意花钱请猎头。这样固然省力,但相应会弱化公司品牌,同时基于猎头的身份属性,普通候选人或HR,并不太愿意主动靠近。


那些猎头领域的KOL、TOP人物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头部资源,能hold得住,但他们往往不大愿意分享这方面的经验。


很多同行觉得花时间自主勾搭,像大海捞针,无从下手。在招人方面,我从来不限制自己的思维。


我从来不会抱怨说这东西怎么可能用来招聘?这人都不上网,怎么可能找到?


我会想:离他最近的人能不能找到?和他有关联的同事,上司,甚至对手,能不能找到?


你只要知道:


每个人都带有社会属性,他不可能不和任何人打交道。


除了工作上的内容,他同时还是一个普通的人,有自己的社交网络,人脉关系,有要下载的文档,爱听的歌。


当你静下心来,把他当成的一个普通人,还原其网上行为,再对应APP里的蛛丝马迹,你就能形成精准的人才画像。


当触及目标人物,前面我也提过,早期通过在线社交建立信任感,其实比线下容易得多。

我的大部分好友,基本是自主找过来的。不过也有特例。

比如某次我加一陌生人好友。其实我只想去他朋友圈看看,验证此前的判断是否准确。冒昧加友,被拒可能性很大,后来我输入3个字“款已付”,对方秒通过。

找人找信息这事,可以更好地挖掘人才,或有效保护自己,但我想提醒大家:不要轻易去探测人性。


06
前浪和后浪的“加减法”



记者

如何做好后浪们的激励、管理、挽留?




2017年我创立了雇势新媒,和一群年轻人搭档,同时我是家族里一堆95后的“大表哥”。


在我个人看来,大家不必区分“前浪”或“后浪”,不用谁教育谁,玩在一起、有趣地工作和生活、毫无条件地信任,给年轻人充分自由和展现才华的机会,就挺好。


我发现,这届年轻人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些不同。

我们擅长做加法,他们更擅长做减法。

打个比方,我曾丢给公司一小朋友一张图,要求将头像和title打码。常规的操作可能是打开软件P图,而他只用了一招“裁剪”,把头像和title直接干掉。其实“隐藏私密信息”的目的已实现,而且这样看起来,比打码更美观,也更直接高效。


不讲大道理,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。你会发现这届年轻人的自我激励、自学、自我管理能力,出乎你想象。



07
未来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将内容化



记者

未来HR领域有哪些不可错过的风口?




我注意到两个现象:


1)像雇主品牌建设、培训这类按过程收费的人力资源产品/服务,比按结果收费的更有发展空间,衍生的细分市场和机会也很多;这点不多说。


2)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在内容化。


这点怎么说呢?


打个比方,企业招聘,卖的是职业机会,虽然不是实体的产品,但和招聘系统、招聘网站、视频简历等关联,驱使很多甲方企业、乙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在积极拥抱视频内容这一新的业态。


我留意到抖音有个叫“工厂百科”的号,他们主要做代招聘,帮工厂招人。基本玩法是:自己生产内容,积累粉丝,然后收集简历给到对方。


如果再细分一些,看看特招岗位,谁的目标粉丝最多,把人找出来,定向投放,能延伸出更多生意。而打造成为特定领域的KOL,第一步都需要强化个人品牌。


另外,随着人力成本增加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未来或许不再有超级大的员工规模的公司出现。乙方的市场空间从源头上缩小,卖产品想就当于卖自己,也会倒逼强化品牌的打造和输出。


08
打造首个招聘界的博物馆




记者

未来3-5年有怎样的规划和想法?




主要还是专注人力资源领域内容的创业。


因为我发现:这个领域还需要很多跨界的知识体系。比如做运营、做设计的思维应用到招聘场景中。以往这块没有形成配套的知识体系,或很少觉察到它和招聘的关系。


而我要做的,就是把已有的沉淀混搭或组合起来,通过调研报告、知识体系、微课、直播等线上的方式,打造成一个类似中国招聘界创新的“档案馆”、“博览馆”这样的存在。


里面收藏着各行各业,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,在招聘这件事上的行为。至于未来它是以收门票或公益,或捐赠给政府的形式展示给大家,都可行。


我想做这个事情的见证者和鉴定者。


500.png


欧阳老师受邀参加行业高峰论坛

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去记录类似一家1000人规模的外资快消品公司,在疫情期间,会怎么做招聘,用什么招聘系统,这样一些一般人都不care的事。


因为我相信,当这些大数据成为历史,它也就有了价值。

而我愿意慢慢等,慢慢熬。

这些想法,我是首次对外分享。很多人目前可能不清楚我到底想做成什么样,但未来能说明一切。

而这么些年,我的动力一直没有减过。



查看下一篇访谈
参与讨论
0.1398s